企业文化
CULTURE
CULTURE
在记忆的画卷中,有一座镌刻着岁月痕迹的港湾,那是我度过二十余载光阴的老屋。它不仅承载着童年的欢声笑语,更是我成长故事的线索,与现在的生活和工作交织着千丝万缕的联系。即便迁入了新居,它依旧是我灵魂深处的温柔所在,每当回忆,往昔便如波涛般翻涌。
老屋隐匿于一条逼仄的小巷中央,巷子宽不足一米,石条铺成的路面即使在雨天也干净无泥。这是一座古色古香的老式四合院,附带一层楼阁,其确切年代已无人能详。据老辈人所诉,昔日家族繁盛时,三十余口人共居一堂,热闹非凡,日夜无需闭户。直至八十年代初分家,二爷拆除了南面的部分建筑,幸而入门处的砖雕“寿”字照墙得以保留,依稀保留着旧日的风华。
老屋的后院,是我们童年最美好的游戏天地。马厩、水井、香椿、石榴、枣树、杏树等各色果树,一应俱全。物资匮乏的年代,后院的一年四季都是大自然的馈赠,回想起来,依然是口舌生津。记得一次贪嘴,我冒险爬上高高的杏树,不慎摔落,那一刻,惊恐如影,父母的脸色也瞬间惨白。幸而检查无碍,这段经历却成了童年记忆中不可抹去的一笔。
在老屋生活的岁月里,家族成员众多,却从未有过因孩子或家务琐碎事引起的争执,邻里之间和睦相处。放学回家,若父母未归,便常去邻居家蹭饭,那种无间的亲密,至今回想起来,心中依然是满满的温暖。这种和谐的气氛,无声地塑造了我,使我后来在工作中始终保持着友好的合作态度,努力营造如同邻里般互助和谐的氛围。
岁月如梭,昔日老屋中嬉笑的孩童,现已步入中年,生活的重压与责任如影随形。随着家人陆续搬离,老屋逐渐失去了昔日的生气,变得荒凉寂寞,曾经熙熙攘攘的过道现已破败不堪。如今,唯有老叔一家坚守原地,后院曾繁茂的果树多已消失,仅余两三棵老榆树,依然挺拔壮实,顽强地向上生长,宛如岁月的忠实守卫。
在纷繁忙碌的尘世中,每当我身心俱疲,遭遇挫折之时,那座遥远的故园便会浮现在我的心际。我追忆春日里在庭院中翩翩起舞,追逐蝴蝶的欢腾;秋日里攀援于枝头,品尝着硕果的甘甜与丰收的欢愉;夏夜中众人围坐,于微风轻拂下畅谈人生百态的热闹;以及冬日里,老屋披上银白的冬衣,宛如梦中的仙境,静谧而迷人。这些温馨的往昔,犹如心灵深处的一抹慰藉,赋予我前行的力量,在纷扰的现实世界中,为我保留了一方精神的净土。那些逝去的快乐时光,成了我内心最宝贵的财富,它们激励着我,不忘初心,勇往直前,在人生的旅途中砥砺前行。(泰龙公司:窦效朋)